蜂胶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天然物质,在中医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古埃及的木乃伊防腐到现代中医临床的广泛应用,蜂胶的药用价值不断被发掘和证实。本文深入探讨了蜂胶在中医应用中的历史脉络,包括其古代记载、近代发展以及现代研究与应用情况,旨在全面展现蜂胶在中医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
关键词:蜂胶;中医应用;历史研究
一、引言
蜂胶是蜜蜂科动物修补蜂巢所分泌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粘性物质,可入药。它不仅是蜜蜂修补蜂巢的“建筑材料”,更是人类健康的“天然药箱”。蜂胶作为一种珍贵的天然物质,已被《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两本最权威的医学著作收录,这足以证明蜂胶在医学专业领域的重要性。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蜂胶在中医应用中的历史,探讨其药用价值和应用范围的演变。
二、蜂胶在中医中的古代记载
(一)起源与早期应用
蜂胶的应用历史十分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发现蜂胶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尸体腐败,于是将蜂胶用于制作木乃伊。公元前485—524年,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哈罗德特斯在他的《历史》著作中提到蜂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传世名著《动物志》第九卷第14章中记载了蜂胶是“能去除皮肤疾病,刀伤和感染症”的治疗药,他还用诗一般的语言把蜂胶称为“木泪”。1世纪初,希腊军医狄奥斯哥利底斯所著的《药用植物学》介绍蜂胶:黄色的蜜蜂的胶具有芬芳的香味,很像安息香,即使是在干燥状态下,也保持着柔软,涂抹时常有乳香气。
(二)名称与寓意
蜂胶的名称用希腊文Propolis命名,其含义为“在城市前方保卫城市”。形象地将蜂巢比作一座城市,而蜂胶就是这座城市的保卫者。公元11世纪,伊朗哲学家阿维森纳在其著作《医典》中记载了蜂胶具有“拔除身上的残刺、残箭之后,只要立即涂上蜂胶,就可以自动消毒伤口及缓解肿痛。这是非常少见的优良医药疗效”。
(三)民间应用
500年前,南美印家族人一直把蜂胶当做治疗发热性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来使用。古阿拉伯人、印度人、秘鲁人等均有很长的蜂胶应用历史,至今盛行不衰。
三、蜂胶在中医中的近代发展
(一)近代研究开端
20世纪50年代中期始,现任国际蜂疗研究会会长房柱教授,就进行了蜂胶的生产、质量的初步分析和医疗效用等研究,为蜂胶在中国的应用开了先河。1978年9月,他的一篇“关于蜂胶医疗效用的研究”论文被译成英、俄、德、法、西班牙、塞尔维亚多种文本发表。1980年—1988年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都对蜂胶进行了研究。
(二)国家重视与研究项目
1996年,蜂胶研究被国家科委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9年蜂胶被国家“948”办公室列入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2001年,国家科技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蜂胶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开发”课题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是蜂胶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三)临床应用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始,蜂胶从以外用为主迅速向内服产品转变和发展。内服产品呈现出多样化,在剂型上有液、粉、片、喷剂、硬胶囊、软胶囊等。蜂胶的许多功效被进一步证实,如免疫调节、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等。
四、蜂胶在中医中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一)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蜂胶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化学组成较为复杂,含有黄酮、萜烯、有机酸、芳香醛、醇、脂、多糖类以及氨基酸、维生素、酶、矿物质等300多种成分。其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溃疡、降血压、增强免疫力以及对心脏和肝脏的保护作用等。
(二)临床应用范围
- 皮肤病:30%蜂胶乙醇溶液与中药黄芩、黄柏、大黄煎剂配制的蜂胶三黄洗剂对于痤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史杰山运用内服蜂胶丸、外搽蜂胶软膏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此外,蜂胶用于各种皮肤病(各种皮炎、浸润性秃发病、斑秃病和皮肤结核)、带状疱疹、鸡眼等以及烧烫伤、创伤的治疗也取得了满意效果。
- 口腔疾病:蜂胶制剂具有独特疗效,可改善微循环、杀菌消炎及调节免疫力等,且无毒副作用,是理想的治疗口腔疾病的良药。采用蜂胶片内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5例,有效率100%。盛芳等将蜂胶制成牙膏,观察发现蜂胶有控制菌斑、预防牙周疾病发生、抗炎止痛、改善牙龈出血以及口臭等症状,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 胃肠疾病:蜂胶具有抗菌消炎、止痛以及促进组织再生、加速溃疡愈合的作用。梁德进报道了采用蜂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总有效率94%。马继红等报道了以蜂胶为主药的中药制剂治疗胃脘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 肿瘤:蜂胶具有软坚散节、活血化淤、抗菌消炎、修复病变损伤组织器官等功效,咖啡酸苯乙酯(CAPE)、槲皮素、异戊二烯酯、多糖以及苷类等是蜂胶中的抗癌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肿瘤细胞的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中CAPE有特定的肿瘤细胞杀伤力。临床实践证明,采用蜂胶治疗肝癌、乳腺癌、胃癌、咽癌、结肠癌等癌症患者26例,有效率达80%以上。
- 肝病防治:蜂胶提取物通过提高大鼠肝脏中琥珀酸脱氢酶、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肝细胞的能量代谢及蛋白质、核酸的合成。蜂胶中黄酮类活性成分有很强的护肝作用,可解除肝的毒素,减轻肝中毒;木脂素类活性成分可减轻毒物对肝脏的影响,促进肝功能恢复;萜烯类活性成分可降低氨基转移酶,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肝硬化。研究发现,蜂胶的服用不仅能使乙肝病毒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转阴,解毒、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从而达到护肝作用,对肝硬化治疗作用良好。
- 心血管疾病:蜂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阻止高血脂模型大鼠血黏度和血脂升高,能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减少主动脉胶原纤维的产生,软化血管、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以及抗氧化等。蜂胶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系统并发症、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防治高血脂症及其引起的脂肪肝。
- 抗氧化:蜂胶能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活性,调节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降低皮肤色素沉着,抗衰老,可有效治疗老年斑。
(三)产品开发与市场前景
随着蜂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产品形式也日益丰富。目前,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卫生学评价、稳定性试验、功效成分鉴定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性动物试验、人体临床试验,已验证批准的蜂胶类保健食品达60多种,确认的功效有免疫调节、调节血糖、调节血脂、辅助抑制肿瘤、抗疲劳、改善睡眠、清咽润喉、延缓衰老、润肠通便、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等。被批准的蜂胶类药品2种,分别用于消炎止痛、复发性口腔炎、高脂血症和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在产品研发技术方面,我国的许多科研机构和厂家越来越重视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蜂胶的提取方法不仅限于乙醇提取、水提取,超临界、膜技术、分子蒸馏等提取方法也开始出现。蜂胶与中国传统中药与中医学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复合型增效产品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五、结论
蜂胶在中医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古代的简单应用到现代的深入研究,蜂胶的药用价值不断被发掘和证实。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蜂胶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蜂胶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新渔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 新渔商城
-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