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高血脂的形成与危害出发,按照降血脂的作用机理与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根据有关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的作用原理,详细论述了蜂胶中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如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等。并对蜂胶类调节血脂保健食品的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 潘建国
【关键词】蜂胶 调节血脂 功能因子 黄酮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1 高血脂的形成与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人群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患此病症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4%~40%。高血脂病是心血管病之一,目前已成为主要的老年疾病[1]。
人体血浆中的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Ch)及其酯、三酰甘油(TG)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脂质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但由于饮食、疾病、激素等因素则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将胆固醇及其酯高于220~230 mg/100 g(正常为110~220 mg/100 g)、三酰甘油高于130~150 mg/100 g(正常为20~110 mg/100 g)称为高血脂症[1~3]。
高血脂及脂质代谢障碍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指主动脉、中等动脉内膜的脂类等沉积坏死形成粥样瘤,继而形成血栓而致管腔闭塞。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
2 蜂胶降血脂的作用机理和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
2.1 降血脂的作用机理
2.1.1 提高脂蛋白脂肪酶(LPL)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从而促进脂质分解代谢,抑制其合成转运及在动脉壁上的沉积。如维生素PP[1]。
2.1.2 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脂药作用于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即可发挥功效。安妥明便是通过减少HMGCoA还原酶的量而抑制HMGCoA向MVA的转化,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1]。
2.1.3 与胆固醇或其转化物胆酸结合,从而抑制其在肠内的吸收,促进降解和排泄。消胆胺以CL-1在肠道中与胆酸螯合,可增加排出3~4倍,减少再吸收,并加速胆固醇向胆酸转化[1]。
2.2 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
目前已较为公认的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有:黄酮类物质,如槲皮素、芦丁等[2,5];萜类衍生物,如双萜类[1,4];酚类化合物,如茶多酚、苹果多酚等[4];蛋白质、肽类和氨基酸,如大豆蛋白、乳酪蛋白中的C6,C7,C12肽等[4];多糖类,如枸杞多糖、香菇多糖、茶叶多糖、膳食纤维等[2];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DHA,EPA和磷脂等[2];维生素,如VB6、VC、VE、泛酸、尼克酸等[2,4];皂苷及甾体类,大豆皂苷、人参皂苷、β-谷甾醇等[4];生物碱类,如香菇嘌呤、牛奶中乳清酸(4-羟基尿嘧啶)、苦参碱等[4]。
3 蜂胶中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
蜂胶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宝贵的保健食品,目前通过蜜蜂采集已可大批量生产。在临床观察中,已发现蜂胶的调节血脂作用十分明显,但对它的作用机理却少有探讨。作者研究发现,调节血脂的许多功能因子蜂胶中基本上都有。
3.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三酰甘油等作用,作用机理多是通过第三种来实现。蜂胶中黄酮类种类丰富,主要含白杨素、刺槐素等种类的降血脂作用明显。另外,蜂胶中黄酮类柚皮素、咖啡碱、4,6-二羟基-二氢黄酮等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6]。
黄酮醇类多分布于双子叶植物。这类化合物典型代表有芦丁(又叫维生素P、芸香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是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的降血脂物质。并主要通过第三种机理发生作用。蜂胶中槲皮素、芦丁、鼠李素、异鼠李素含量比较丰富。蜂胶中3,5,7-三羟基黄酮醇等也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6]。
黄烷醇类也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大类,它多是黄烷-3-醇的衍生物。其作用机理多源于第三种模式。蜂胶中的花青素是典型的黄烷醇类。据测定,花青素广泛分布于各种蜂胶[6]。
研究证明,我国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8.2%到17.2%不等,平均12.2%。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广州市宝生园有限公司等四个单位合作,承担了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蜂业类科技攻关项目:蜂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并成功地分离、鉴定和测定出蜂胶中芦丁(1.92%)、桑色素(1.52%)、杨梅酮(1.46%)、高良姜素(0.95%)、槲皮素(0.87%)等单体黄酮,取得了一系列蜂胶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3.2 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戊二烯以各种方式首尾相连缩合而成。由两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叫单萜类,由三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叫倍半萜类,由四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叫二萜类,由六个、八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分别叫三萜类、四萜类,由更多异戊二烯组成的叫多萜类。蜂胶中主要含单萜类、倍半萜类和二萜类[6]。
研究证明,萜类化合物可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机体对脂肪的吸收。蜂胶中的三环二萜类主要包括8(17),13E-labdadien-15,19-二羧酸-15-甲基酯、19-氧代-8(17),13E- labdadien-15羧酸、13-羟基- 8(17),14-labdadien-19-羧酸等。另外倍半萜内酯类主要包括喇叭茶烯、大根香叶烯等。主要是通过体外抑制脂合成酶(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柠檬酸裂解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与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等),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因此,萜类化合物的调节血脂的作用机理主要遵从第二、三种[6]。
3.3 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主要是丁香酚。蜂胶中各种酚类化合物含量可达12%~17%[6]。
研究证明,酚类化合物调节血脂主要是通过上述的第三种机理实现的。酚类化合物可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胆固醇结合,生成易于运转、代谢和排泄的酯,并能改变脂蛋白的组成和结构,增加细胞膜及脂蛋白的流动性,改善或保护血管壁的功能[6]。
3.4 蛋白质、肽类和氨基酸
蛋白质通过降解可形成多肽,多肽通过降解又可进一步形成氨基酸。这一复杂过程基本上可在人体内完成。而就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来说,这方面主要指一些活性蛋白质、活性肽及一些氨基酸等富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抑制胆固醇蛋白、降血压肽等。其作用遵循于第二、三机理[2]。
研究发现,蜂胶的蛋白质一般约2%~4%。含有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等超过20余种各类氨基酸。尤其含有一些活性蛋白和活性酶。活性蛋白质的存在使蜂胶在调节血脂方面的作用更为完善[6]。
3.5 活性多糖类
活性多糖指具有某种特殊生物活性的多糖化合物。其中以植物多糖、真菌多糖最为引人注目。蜂胶中的多糖是典型的植物多糖。
植物多糖中典型的种类有膳食纤维。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可降低机体对脂肪吸收,并使脂肪排出量明显增加。同时,由于膳食纤维表面带有很多活性基因,可以螯合吸附胆固醇而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因此,膳食纤维调节血脂的作用机理主要遵从第三种[6]。
蜂胶中活性多糖可达2%~3%。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可高达10%以上。而一些糖醇(如山梨糖醇)的存在也使蜂胶在调节血脂方面的作用更为可信[6]。
3.6 不饱和脂肪酸
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改善机体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效果,尤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最为突出[2,7~8]。
在众多PUFAs中,有三种显得特别重要,它们是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调节血脂方面,效果最为突出的PUFAs主要是亚油酸、γ-亚麻酸、EPA和DHA[2,7~8]。
亚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调节血脂主要是通过上述的第三种机理实现的。亚油酸可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与胆固醇结合,生成易于运转、代谢和排泄的酯,改变胆固醇的体内分布等[2,7~8]。γ-亚麻酸调节血脂则主要通过上述第二、第三种机理实现。γ-亚麻酸可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减少胆固醇内源合成,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等[7~8]。
在蜂胶中,已经发现一定的PUFAs的种类。到目前为止,蜂胶中已发现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超过10种PUFAs。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蜂胶的醇溶液中有10多种脂肪酸,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s)占总脂肪酸的57.9%,单不饱和脂肪酸(SUFAs)占34.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占23.4%,饱和脂肪酸(SFA)占37.63%。SFA:SUFA:PUFA=1:0.93:0.61。TUFA:SFA=1.54。而TUFA:SFA比值超过1时,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2,7~9]。此外,宝生园科研人员研究成果证实,蜂胶中含有10-羟基癸烯酸(10-HDA),含量达标0.4%。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蜂胶中含有10-HDA。而10-HDA有肯定的调节血脂作用,这为蜂胶类调节血脂提供了更为确凿的证据。
3.7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在天然食物中都存在,必需由食物供给,不提供体内热能,一般也不是机体的组成部分。一旦缺乏,就会出现病理状态或代谢紊乱。
在调节血脂方面,维生素的作用就是以以上形式来实现。
维生素C就参与胆固醇代谢。当VC不足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比例下降,使胆固醇积累。补充VC后,胆固醇积累就减慢。不难看出,VC调节血脂的机理主要源于第三种[2,6]。
维生素E对心血管病的防治主要是VE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自由基衰老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动脉血管壁和血清中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脂质,从而形成心血管疾病。很显然VE的作用机理是非常独特的,主要通过第二、第三种机理迂回实现[2,6]。
蜂胶中含有VC,VE等多种维生素,毋庸置疑,蜂胶中VC和VE为实现蜂胶调节血脂的功能有一定作用。
3.8 甾体类
蜂胶中的甾体类物质主要包括:羊毛甾醇、胆甾醇、豆甾醇、β-二氢岩藻甾醇。甾醇骨架中C3上有游离羟基,C5与C22上有双键,为降胆固醇活性所必需。蜂胶中的甾体类物质主要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吸收,甾体皂甙与胆固醇生成不溶性络合物以减少胆固醇吸收,且随着甙基数的增加而促进沉淀。很显然甾体类的调节血脂作用机理主要通过第二、第三种机理实现[2,6]。
参考文献:
[1]陈修,陈维洲.心血管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郑建仙.功能性食品(第1~3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何照范.保健食品化学及其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4]陈发春.天然降血脂化合物的研究进展[M].中草药,1989,20(4):37-41.
[5]白凤梅.类黄酮生物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M].食品科学,1999(8):11-13.
[6]AvshalomMizrahi andYaacovLensky(ed.).Bee products: properties, ap plications, and apitherapy[M].PlenumPress,1997.
[7]D.F.Horrobin ed.Omega-6 essential fatty acids: pathophysiology and roles in clinical medicine[M].AlanR.Liss,Inc.,NewYork,1990.
[8]GillI,Valivety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art1: occurrence,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pplications[M].Trends inBiotechnology,1997,15:401-409.
[9]袁泽良,冯峰.蜂产品加工与保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 新渔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新渔商城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