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蜂胶未得到权威认证,依据在哪!?

201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发了一条主题为“别再轻信!骗人还很贵的8 种食物”的内容,其中指出“蜂胶功效尚未得到权威认证”。第二天,其微信公众号也发了同样的内容,引起热议。3年过去,这则报道仍被频频转发和评论。

受访专家: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吕泽田

网友:“说未得到权威认证,依据在哪”

这则报道称:“(许多商人)吹嘘蜂胶可以被用来‘抗菌’‘抗病毒’,甚至‘调节免疫’‘抗肿瘤’。事实上,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针对人的功效在医学上尚未得出明确结论。”

报道一经发出,网友纷纷表示“以后还是少买以下8 种保健品。”“都被夸大了……”“正常饮食的人根本不需要这些。”

然而也有网友提出异议。

新浪网友“天凉好个秋___”表示:“蜂胶的免疫调节作用还是有的,我一个同事在我的建议下吃了蜂胶,好多年没治好的荨麻疹再没犯过。”

网友“翁小嗡嗡嗡”表示:“蜂胶,在《国家药典》里被称为‘紫色黄金’,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等。你说这些功效未得到证实,未免太……”

网友“ 甜甜圈OK”也提出疑问:“蜂胶功效尚未得到权威认证,合理依据在哪里?蜂胶在2005年就被列入《国家药典》,成为法定中药。”

官媒和药典有分歧,该以哪个为准

药典里的依据显然被人们搬了出来。那么问题来了:一边是官媒,一边是药典,现在两者说法出现分歧,该以哪个为准呢?

有关专家严正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法典。如果认为药典的蜂胶条目存在问题,应该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立项,靠科学研究结果和数据说话,最终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决定采纳与否。”

那么,药典在收录“蜂胶”这一条目时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主要根据多年来国外对蜂胶药理研究和临床结果。”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吕泽田回答说,“相关的研究结果都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专家委员审评确认的。药典在确定一味中药的功能时是非常严格的。”

针对“蜂胶功效在医学上尚未得出明确结论”的说法,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夏朋滨回应称:“蜂胶的使用历史悠久,公元前300 年古希腊人就用蜂胶治疗炎症。现代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病毒感染。蜂胶中的成分目前还没有全部研究确定,但其使用相对安全。”

临床和人体试食结果:蜂胶有17大保健功效

2005年版药典中蜂胶的功效为“抗菌消炎、调节免疫、抗氧化、加速组织愈合,可用于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辅助治疗”。2010 和2015 年版药典又肯定蜂胶的功效为“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肿,收敛生肌。用于体虚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肤皲裂,烧烫伤”。

据了解,1996 至2018 年1 月,原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蜂胶类保健食品1328件,经过人体试食试验和动物实验结果,已确认蜂胶共有17项保健功能:免疫调节(增强免疫力)、抗突变、调节血糖(辅助降血糖)、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调节血脂(辅助降血脂)、清咽润喉、抗疲劳(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抗氧化、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抑制肿瘤(辅助抑制肿瘤)、祛黄褐斑、改善胃肠道功能、减肥、润肠通便、美容、延缓衰老。

《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年5月出版)介绍得更为详细:“(蜂胶)味微甘,性平。润肤生肌,消炎止痛。主治口腔溃疡、宫颈糜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带状疱疹、牛皮屑、银屑病、皮肤裂痛、鸡眼、烧烫伤。制成酊剂或软膏涂敷。体外试验对链球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和肝内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作用;此外,还有保肝和抗肿瘤的作用。”

蜂胶自古希腊至今,已被人们使用了两千多年,但古代医药典籍未予收载,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才有较深入研究,并用于临床。目前,中国知网收录的以蜂胶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近5000篇。

婴幼儿、孕妇不宜用,过敏者应慎用甚至停用

虽有诸多研究证明了蜂胶的功效,但并非人人适用。

有资料介绍,婴幼儿服用蜂胶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婴幼儿抵抗力较低,服用蜂胶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免疫功能。

另有研究报告称,孕妇食用蜂胶后,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会刺激子宫,容易引起宫缩,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特别是严重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或停用蜂胶。并且蜂胶不能和茶一起服用;在服用其他药物时,应间隔半小时。

吕泽田介绍说,少数过敏体质者食用蜂胶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在腋窝、手臂、前胸等处会出现红色密集型皮疹,有刺痒感。“所以,初次外用蜂胶时要先做皮试,也就是取少量蜂胶产品,涂在手腕内侧或耳根后,如在24 小时内出现红肿、烧灼感或痒感,就属于蜂胶过敏体质。”

吕泽田建议:“对外用蜂胶过敏的人也就更不宜内服蜂胶。为安全起见,首次服用蜂胶应从极小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常用量。

以服用蜂胶软胶囊为例,开始每次服用1 粒,如无过敏反应,可增加到每次2~3 粒,每日2~3 次。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停用后3~7 天,过敏症状会逐渐消失。也可用1%~2%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冲洗局部皮肤,然后用氧化锌糊膏或强的松软膏涂敷,不久可愈。过敏严重者,应到医院进行治疗。”

另外,还有一些看似过敏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好转反应,是体质改善的信号。

  • 新渔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新渔商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