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及其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

多年来,全球很多国家的科研机构一直在使用不同的体外和体内实验方法研究蜂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重要的是,蜂胶可以调节参与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不同细胞的功能,如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K 细胞、DC 和淋巴细胞,增强它们的活性和机制,以对抗传染性病原体。

蜂胶刺激 ROS 生成、TLR-2和 TLR-4 表达以及鼠巨噬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并增强这些细胞的杀菌和杀菌活性,表明蜂胶可能激活了杀死微生物的机制。

在体外使用动物细胞,Tanaka 等人证实蜂胶抑制 DBA/1J 小鼠的 IL-17 产生和 Th17 细胞分化。蜂胶还抑制 IL-6 加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诱导的 Th17 细胞分化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 (STAT3) 在 BALB/c 小鼠中的磷酸化。此外,蜂胶处理来自 C57BL/6 小鼠淋巴结和脾脏的初始 T 细胞增加了 Th17 向 CD4+Foxp3+ 细胞的极化。总之,这些发现突显了蜂胶的抗炎作用。

在由腹腔内植入物引起的损伤后立即通过管饲法向瑞士小鼠施用蜂胶 4 天,可降低 TGF-β1 的产生并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巨噬细胞的积累以及 TNF-α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的产生。在传染病中,米兰达等人据报道,用蜂胶口服治疗 30 天并感染亚马逊利什曼原虫的 BALB/c 小鼠呈现促炎特征,IL-10 和 TGF-β1 水平降低,NF-κB、TNF-α和 STAT3 表达增加。

蜂胶在体内的抗炎作用也有报道。用蜂胶处理 3 天的 BALB/c 雄性小鼠表现出脾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和 IFN-γ 产生增加。在蜂胶处理 14 天的 C57BL/6 小鼠的脾细胞中观察到对 IL-1β、IL-6、IFN-γ、IL-2 和 IL-10 产生的抑制作用。每天向 DBA/1J 小鼠口服蜂胶可降低关节炎临床评分并减少脾细胞分泌的 IL-17、IFN-γ 和 IL-4。为了确定蜂胶对实验性哮喘的影响,C57BL/6 小鼠用氢氧化铝佐剂和卵清蛋白 (OVA) 致敏,最后致敏后,给予蜂胶 17 或 22 天。蜂胶治疗减少炎症、减少粘液产生、支气管肺泡液中的总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和 M2 巨噬细胞计数、肺中的 IL-5 水平和 IL-13 基因表达,并减少淋巴结细胞培养物中的 IL-13 产生。

在对 BALB/c 小鼠施加蜂胶后,对淋巴器官(胸腺和脾脏)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受到压力的小鼠脾脏中的生发中心增加,而蜂胶抵消了这些变化。

研究还证明了蜂胶对参与人体免疫的细胞的益处。非细胞毒性浓度的蜂胶对人类单核细胞的细胞受体表达、细胞因子产生和杀真菌活性产生免疫调节作用。蜂胶与洗必泰联合使用可降低 TNF-α 和 IL-6 的产生,激活转录因子 NF-κB,并增加 TLR-4 的表达、IL-10 的产生和这些细胞的杀菌活性。用蜂胶处理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可刺激 IL-6 和 IL-17 的产生,并在用巴西利什曼原虫攻击后降低 IL-10。

蜂胶调节 DC 的成熟和功能,可能在免疫反应的初始步骤中有用,为开发基于 DC 的策略和发现新的免疫调节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卡多佐等人研究了酚酸在人单核细胞中的蜂胶作用中的作用。这些单独或组合的酸诱导 TLR-4 表达,有利于微生物的识别和细胞的杀微生物活性。尽管如此,酚类化合物的作用与所有参数中的蜂胶活性并不完全相关,这表明很难说明哪种化合物对蜂胶效果负责。

关于抗体产生和体液免疫,Scheller 等人证明了蜂胶可能会增加绵羊红细胞 (SRBC) 免疫小鼠抗体产量,当蜂胶短期给予动物时,抗体产量会更高。后来,其他作者也表明,蜂胶或其分离成分可能会在用不同抗原免疫后增加抗体产生。

蜂胶与疫苗相结合产生的抗体量高于疫苗本身。关于病毒性疾病,Fan 等人验证了淫羊藿多糖-蜂胶黄酮佐剂诱导鸡淋巴细胞增殖和抗禽流感和新城疫灭活疫苗的抗体滴度。

彭等人比较了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亚单位疫苗共同给药的四种天然佐剂,包括蜂胶、黄芪提取物、黄芪/芽孢杆菌生产和弗氏佐剂。蜂胶和黄芪提取物可增强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但幅度低于黄芪/芽孢杆菌佐剂和弗氏佐剂。

总之,蜂胶及其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观察到抑制或刺激活性,影响免疫/炎症反应的多种细胞和成分,如中性粒细胞粘附和迁移、细胞因子、趋化因子、C-反应蛋白、前列腺素E2、信号通路、抗体等。由于蜂胶确实具有促炎和抗炎活性,这取决于浓度、摄入时间和实验条件,强烈建议应该进行临床试验来研究蜂胶联合或不联合抗病毒药物对患有病毒性疾病的个体的影响药物或疫苗。

(来源:Propolis antiviral and immunomodulatoryactivity: a review and perspectives for COVID-19 treatment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Volume 73, Issue 3, March2021, Pages 281–299, https://doi.org/10.1093/jpp/rgaa067;Published: 08 February 2021)

  • 新渔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新渔商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